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,归根到底在于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。近年来,江永县始终把新生代公务员管理作为“后继有人”根本大计的核心抓手,创新实施青年干部“瞪羚工程”,以“五讲五味”为实践路径,通过一线淬炼、导师帮带、制度护航等举措,推动新生代干部快速成长。
聚焦思想铸魂,以“五讲五味”立根固本。始终把政治引领放在新生代公务员管理首位,以“五讲五味”理念构建思想淬炼体系。围绕“讲政治铸忠诚、讲学习提能力、讲担当善作为、讲纪律守底线、讲传承续文脉”的“五讲”要求,配套“淬炼担当味、充盈书香味、饱含泥土味、严守清廉味、厚植民情味”的“五味”实践载体,形成“理论学习+文化浸润+实践感悟”的培养闭环。建立“三维学习机制”强化理论武装,通过每周开展“青年夜校”、每月开展“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”主题党日、每季度或半年邀请党校教师、老干部、先进典型授课、举办业务培训班等方式,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;近两年累计举办专题培训班12期,覆盖30岁以下公务员231人次,实现全员轮训。深挖本土资源,开发10条干部教育主题线路,累计组织2000余人次青年干部在主题线路“打卡”学习。常态化开展“向南向海向外”异地培训,拓宽青年干部眼界,分批次组织279名年轻干部到海南、深圳、杭州等发达地区开展学习培训。近3年以来组织1720人次青年干部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,推动理论学习与红色淬炼深度融合。
聚焦实践淬炼,以“一线墩苗”强能增智。秉持“一线长才干、一线出干部”的理念,建立“全域覆盖、精准适配”的实践锻炼机制,让新生代公务员在基层沃土中成长成才。出台《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的通知》,推行“三挂一派”实践锻炼机制(向外挂职拓视野、向上挂职提站位、向内挂职强基础、选派一线攻坚),让青年干部在基层“泥土”中墩苗成长。近三年选派88名年轻干部投身乡村振兴、项目建设、综治维稳等一线,推动解决产业发展难题27个、征地拆迁问题161个、化解矛盾纠纷1644起。严格落实“四下基层”制度,结合“走找想促”活动,要求全县35岁以下干部每月至少3次深入村组走访调研,掌握基层情况,累计办理民生“微实事”3520余件。
聚焦机制保障,以“精准帮带”护航成长。创新构建“全周期”培养保障体系,通过制度设计为新生代公务员成长铺路搭桥。建立“双导师帮带”制度,为每名30岁以下干部配备1名思政导师和1名工作导师,思政导师由科级领导干部担任,侧重政治引领和作风培养;工作导师由业务骨干担任,负责传授群众工作方法和岗位技能,形成“每日点评、每周会诊、每月总结”的帮带机制。构建“教育在先+监督在前+制度在严”的廉政防护体系,为青年干部扣好“第一粒扣子”。近年来,组织新任干部廉政培训6场、警示教育活动19场,覆盖年轻干部1300余人次,签订《廉洁承诺书》423份。同时,注重人文关怀保障,升级乡镇“五小”场所20个,新建公租房(宿舍)60余套解决部分外地乡镇干部住房问题,每年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和心理讲座,缓解工作压力,通过相亲活动,20余名青年干部通过联谊解决婚恋问题。
聚焦激励导向,以“正向激励”激发活力。坚持“严管与厚爱结合、激励与约束并重”,出台《江永县青年干部管理实施办法》,充分调动新生代公务员干事热情。创新“赛马比拼 +揭榜挂帅+容错纠错”机制,定期组织青年干部开展“业务大比拼、技能大比武”活动,13名在赛马比拼中脱颖而出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。建立急难险重任务“揭榜清单”,36名青年干部主动认领信访积案化解、重大项目征拆等“硬骨头”任务,成功攻克遗留问题47个。明确干部容错纠错举措,鼓励青年干部大胆创新创造,凡在重点工作、重点领域大胆创新并取得成果的一律重用提拔,因创新创造造成过错但履职尽责的,可视情免责,推动形成“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”的干事氛围。目前,30岁以下公务员中县管干部17人,副科级领导干部16人;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90后领导41人,占比45%。青年人才成长的隐性台阶逐步打破、成长的路径不断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