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时节,油茶果迎来了采摘黄金期。作为油茶主产区之一,浏阳市镇头镇有全省唯一10万亩连片油茶林,油茶种植加工有基础、有品牌。2019年起,为了发展油茶产业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镇头镇对原有的老油茶林进行了大规模更新改造,推广新品种。去年,新品种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;今年,油茶果的产量和单果重量又有了明显提升。
统一采摘,多出油多创收
“今年也是约定霜降前3天开山采摘,新品种茶树树形舒展,分枝较矮,很方便采摘!”村民阳先生说,大家采摘速度很快,已经接近尾声了。
油茶采摘,时机是关键。油茶成熟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底,适时收摘可以有效增加出油率、提高茶油品质,为林农创益增收。
为此,今年镇头镇继续组织力量维护油茶收摘秩序。早在9月下旬,镇头镇就确定了统一开山采摘时间,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广泛宣传,联合森林公安与各村“两委”成员、护林员、村民志愿者等组建联合巡护队,实行“定点值守+动态巡查”机制。“我们守的是秩序,更是群众的切身利益。”镇头镇相关负责人说。
“我们村基本是‘霜降籽’,今年村上出动了24人、6台车,从10月18日开始巡守山林。”土桥村党总支副书记李铁钢介绍,村上家家户户皆种油茶树,全村有1.7万亩油茶山绵延起伏,“维护好采摘秩序,才能确保品质、保障群众利益。”
去年,镇头镇通过科学引导群众适时收摘茶果,使“寒露籽”出油率较往年提升20%以上。以金牌村等“寒露籽”种植为主的村庄为例,就实现增收60万元以上。随着今年产量进一步增加,这个数字还将继续攀升。
“我家三亩林地,产量增了一倍”
在金牌村车田片,村民罗长辉站在自家油茶林前,黝黑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。“我家三亩多林地,去年160棵油茶树收了500斤,今年收了1100斤,产量增了一倍多!”罗长辉边说边弯腰拾起一个掉落的油茶果,“你看这果子,很大吧,今年普遍都是中果、大果。”
增收的不止罗长辉。在2021年,金田村熊细珍将家里十几亩林地整理出来,种植了七八百棵新品种的油茶树。她笑着说,“幼树的出油率还没有那么高,但基本能有百斤左右的茶油,能解决自己家吃油的问题。”新品种管理得好,产量提高很快,熊细珍看到了收益,“按这个长势,明年肯定还能增加更多。”
低产油茶林进行更新改造后,油茶的产量提升越来越显著。如今,全镇山林绿意盎然,丰收的季节,村民们都笑开了颜。
“别小看这小小一株油茶树,它是一次种植,多年收益,稳产收获期可达几十年,经济效益高,产业链条长,是名副其实的‘铁杆庄稼’。”镇头镇相关负责人说。油茶作为镇头镇乡村振兴主打产业的地位始终没有变,他们正着力塑造“镇头油茶”品牌,让油茶产业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“摇钱树”,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