沅陵县:精准施策激活人才“一池春水”

文章来源: 红星网  时间: 2025-11-11 10:57

近年来,沅陵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牢固树立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理念,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,以精准引才、系统育才、科学用才为主线,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,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、提供智力支撑。

精准引才,打造人才集聚高地

产业导向定需求。紧扣“6+N”现代化产业体系与“一主两特”产业布局,聚焦电子信息制造、品牌茶酒等“六大临港产业链”核心需求,由县委人才办牵头,联合人社、工信、产业园区等部门,拟定《沅陵县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》,发布有色金属冶炼、生态文旅等重点产业引才岗位38个,实现引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。

多元模式聚贤才。常态化开展“招才引才高校行”活动,赴北京、西安、武汉、长沙等重点高校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32名。创新推行“柔性引才”模式,通过“校企合作”“候鸟专家”等方式聚才汇智,创建市级专家工作站2家、科技小院3家,柔性引进专家教授126名,赋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政策保障留人心。出台涵盖购房补贴、生活津贴等全方位支持的“人才新政18条”,构建“一站式”人才服务保障体系,设立每年3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,严格落实政策待遇兑现,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,让人才在沅陵安心安身安业。

系统育才,建强人才成长阵地

产教融合育人才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,搭建产学研平台,推动中南大学与湖南奇力新公司共建产学研基地,累计见习交流380人次。创新“项目+人才”培育模式,通过沅陵碣滩茶有限公司与湖南农大、省茶科所的战略合作,以及与省林科院共建的“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沅陵试验基地”,邀请专家教授深入基地授课指导,加速科研成果转化,让人才在项目实战中锤炼本领。

分类培育强队伍。针对不同领域人才实施精准培育,成立“沅陵县人才之家・文艺人才创作中心”,为1550名文联会员搭建成长交流平台,培育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91名、省级168名;联合中远海运集团人才发展院开办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,培训党政人才超120人次。依托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、惠农网电商人才培训基地等,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计划,累计培训乡村技能人才、电商直播等人才9230人次。

实践平台促提升。持续开展沅陵籍大学生“返家乡”“智汇潇湘・鸿雁之约”等实践活动,吸引近700名高校学子来沅服务,提升基层治理效能;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,先后选派191名省、市、县科技特派员下沉基层,开展技术推广、技能培训等服务,助力乡村振兴。邀请中南大学新湘雅“知行者”医疗健康专家博士团开展“健康沅陵行”活动,服务基层群众近2000人。

科学用才,激励人才发展活力

大胆使用人才。建立常态化人才下沉机制,推动人才向重点领域集聚、向基层一线流动,让人才“有位有为”。引进32名急需紧缺人才到县域重点产业、重点领域的关键岗位,选派52名懂经济、善管理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,派驻90名年轻干部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或队员。实施“三百工程”行动,每年组织百名科技专家驻村指导产业、百名优秀教师送教下乡、百名医护专家基层义诊。

积极推荐人才。搭建“赛马式”成长平台,持续激活人才内生动力,让人才“有力有劲”。通过行业协会“人才擂台赛”“技能大比武”等活动,选拔“沅陵工匠”26名,其中3人获评湖南省劳动模范,2人入选市级“田秀才”,形成“比学赶超”浓厚氛围。建立县乡村三级人才举荐机制,成功推荐1人获市级“五溪青年人才”称号、3人获“五溪工匠”荣誉,1名青年专家入选清华大学专题研修班。

主动成就人才。营造重才爱才、惜才敬才的沅陵生态,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和成就感,让人才“有名有份”。近年来,引进人才先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项,3人获评省级专家库专家和评审委员会委员。常态化开展“人才宣传周”活动,讲好人才故事,树立人才典型,先后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人才宣传报道27篇,市级以上媒体报道181篇。推行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,县级领导走访座谈专家人才170余人次,收集意见建议62条,破解人才“关键小事”75条。

1

主办单位: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
技术支持: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
ICP备案号:湘ICP备17016663号-1

欢迎您访问红星网
您是第 位来访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