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凤凰县坚持把党员档案管理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、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的重要抓手,聚焦制度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、电子化建设,系统推进“党员档案提质增效”行动,从制度机制、内容质量、队伍能力、数字赋能四个方面协同发力,全面实现档案管理有场所、材料有标准、队伍有保障、数据有支撑,推动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迈上规范化、精细化、长效化新台阶。
以制度化为根本,夯实档案管理基础。坚持建机制、强阵地、明责任,全县68个基层党委全部实现档案管理制度上墙,明确1名政治素质好、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担任专职档案管理员,严格落实“专室保管、专柜存放、专人负责”要求。分批次对县直各单位及17个乡镇档案室进行标准化改造,配备防火、防盗、防潮、防虫、防尘等设施设备,建成标准化党员档案室58个,实现档案“安家落户”。健全档案查(借)阅、转接登记、定期检查等管理制度,对档案的使用、流转、归还、转入、转出实行全过程动态记录,确保管理可追溯、责任可倒查。严格执行死亡、受处分党员档案退出机制,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,推动线上线下同步管理,切实筑牢档案安全防线。
以标准化为核心,严控档案内容质量。对标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》,制定《凤凰县发展党员操作手册》,细化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材料要求,编印《发展党员材料审核清单及参考模板》《预备党员转正预审内容》等指导性文件,梳理形成23项必备材料清单,推动档案资料清单化、模板化、规范化。严格落实“党支部初审、基层党委复审、组织部门终审”三级联审机制,组织专门力量对2024年度预备党员转正及2025年新发展党员的458份档案开展全覆盖交叉审查,重点核查入党程序是否合规、关键材料是否齐全、时间节点是否逻辑自洽,切实从源头上把好档案“质量关”。
以专业化为支撑,建强党务骨干队伍。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党务力量,对党员数量多、党组织层级复杂的单位配备2至3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,确保工作有人抓、责任有人担。每年围绕发展党员程序、档案整理规范等内容,分层分类开展党务干部培训,年均覆盖党建分管领导、党务专干、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、驻村第一书记等1700余人次。创新采用“情景模拟+实战讲解”教学模式,通过舞台情景剧形式全景展现从入党申请到转正的完整流程,让党务工作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政策要点和操作规范,有效提升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,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、业务精通、作风优良的党务工作专业队伍。
以电子化为驱动,提升管理服务效能。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,全面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,对新发展党员及时采集电子材料,通过扫描、拍照等方式建立电子档案;对现有档案分批进行数字化转换,目前已完成1.7万余份党员档案电子化建档,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“双轨并行、互为印证”。在组织关系转接中,严格审查入党申请书时间、确定为预备党员时间、预备党员转正时间三个关键节点逻辑关系,建立全县统一的“一人一档一编号”管理台账,确保档案移交可追溯、信息可查询。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组织关系与档案流转同步更新,有效杜绝“隐形党员”“口袋党员”现象,切实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