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桃江县鸬鹚渡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将“三长制”作为破解治理难题、激活基层活力的“金钥匙”,以“群众说事、屋场共治、党员落实”为原则,搭建“村(社区)党组织-党小组(片组邻长)-屋场长(邻长)-群众”四级沟通“连心桥”,让“三长”成为延伸党的“神经末梢”、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米”的主力军,推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屋场自治,奏响基层治理“同心曲”。
精挑细选“育三长”,筑牢治理“主力军”。镇党委把“选优配强三长”作为基层治理的首要环节,以精准化选拔夯实治理根基。科学划分阵地,让三长有“岗”可守。按照“居住集中、地缘相近、就近就熟”原则,将全镇12个村(社区)划分为69个党小组、248个屋场,屋场划定后保持稳定,确保每个屋场都有“三长”扎根;以若干屋场为单位,按“地缘相近、产业相关”原则设立党小组,建立“1+X”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,每个党小组配备3-20名党员邻长,每名邻长结对联系15户左右群众,党小组的设立、调整均由村党组织研究决定并报镇党委备案。严格选拔标准,让三长有“能”履职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,明确“三长”选拔资格,从党员村民小组长、党员后备力量、优秀年轻党员、离任党员村干部中优中选优,也鼓励村“两委”干部兼任,确保“三长”队伍政治过硬、群众认可、能力突出。通过选拔,全镇625名片组邻“三长”结对联系7025户群众,实现“每户群众都有三长联系、每个屋场都有三长主理”的治理覆盖。
精细管理“严三长”,激活治理“源动力”。聚焦“管好三长、用活三长”,建立健全管理机制,推动“三长”履职尽责、发挥实效。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走访,打通民情“直通车”。以“在走访中守初心、担使命,在服务中找差距、抓落实”为主线,要求“三长”线上依托微信群、QQ、电话等保持与群众全天候互动,线下定期上门走访、牵头召开“民情分析会”“屋场恳谈会”,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。龙塘湾村第三党小组下设的两个屋场,借元宵佳节契机联合开展“围炉茶话会”,听民意、集民智、共话乡村发展,成为“三长”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。“两卡一中心”积分管理,点燃履职“新激情”。建立“三长”履职积分管理制度,明确积分加减细则,为“三长”张贴民情“连心卡”、发放履职“积分卡”,设立积分“兑换中心”,通过积分置换物资的方式,让“干多干少不一样、干好干坏有区别”,有效激发“三长”履职热情。“三个一”考核评议,压实治理“责任链”。推行“一月一评选、一季一公示、一年一考核”工作机制,设置民情小黑板、公示栏和光荣榜,每月评选“星级邻长”,每季度公示“三长”积分及履职情况,每年度开展综合考核,以考核问效推动“三长”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、长效化、规范化,确保“三长”履职不走过场、取得实效。
精准激励“兴三长”,凝聚治理“向心力”。坚持正向激励导向,让“三长”有地位、有荣誉、有干劲,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“中坚力量”。明确“六员”职责,让三长有“责”可担。精准定位“三长”角色,将“片组长”定为“民情监督员”“民情信息反馈员”,将“邻长”定为“政策宣传员”“民情联络员”“安全防护员”“文明示范员”“卫生监督员”“矛盾调解员”,构建职责清晰、各司其职、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,让“三长”服务群众有方向、有抓手,为群众提供更贴心、暖心、放心的服务。优先推优荐才,让三长有“望”可及。建立“三长”培养储备机制,优先将优秀“三长”纳入村(社区)“两委”干部储备人选,优先推荐为“两代表一委员”人选,对工作突出、群众满意的“三长”,择优推荐参加各类评先评优,让“三长”干事有奔头、成长有通道。参与村级议事,让三长有“言”可发。创新设立“流动监督岗”,每季度评选出的“星级邻长”担任“流动委员”,列席村级重大事务研讨会议,让“三长”从“基层实践者”变身“决策参与者”,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、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,凝聚起“事事有人管、人人齐参与”的基层治理强大合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