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时节,汉寿县聂家桥乡先锋村的油茶林绿意翻涌、硕果盈枝。种植户罗先仲轻抚着沉甸甸的油茶果,喜不自禁:“良种加科技,培管促高产!我家良种油茶的鲜果产量,比过去的老品种翻了两番多。”这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,正是先锋村党总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、以科技为动力,推动传统油茶产业焕发新生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“双赢”的生动实践。
组织引领把方向,产业转型有“主心骨”。先锋村油茶种植虽有历史,却长期受困于老林多、产量低、效益差的困境。村党总支部经过深入调研,明确将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来抓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制定“科技引领、示范带动、模式创新”的发展思路,积极推动油茶产业从“散弱小”向“规模化、良种化、标准化”转型升级。通过党员大会、村民代表大会统一思想,组织赴外地学习先进经验,坚定了群众发展高产油茶的信心,使油茶产业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。
科技赋能提质效,精细管理做“示范田”。为解决油茶“三分种、七分管”的技术难题,村党总支部牵头组建了“三级联动”技术服务体系。一方面,组织村里经验丰富的党员种植能手、“土专家”,在疏伐修剪、复垦培土等关键环节开展“一对一”精准指导,把技术课堂开到田间地头。另一方面,创新成立油茶林“三防”组织(防火、防病、防虫),构建起“村统筹、组落实、户参与”的立体联防体系,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同时,积极对接县林业局专家团队,规划在未来2~3年,通过“高位换冠”等技术对野生低产林进行改造,让老树发新枝,唤醒“沉睡的财富”。
机制创新强保障,绿山富民筑“长青基”。为巩固和拓展油茶产业发展成果,先锋村党总支部持续在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上发力。积极争取并整合各类林业扶持资金,不断完善林区道路、灌溉等基础设施,降低生产成本。通过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,实现技术共享、风险共担、利益共赢,让群众实实在在尝到“科技兴林”的甜头。点“绿”成金之路步履不停,油茶产业正成为先锋村群众增收致富的“绿色银行”和“常青树”。据了解,全村现有油茶规模种植600余亩,年产量约330000公斤鲜果,可产油15000公斤,为农民增收70余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