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醴陵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坚持以政治监督为统领,聚焦选任监督、日常监督、信访监督三大维度,着力构建系统完备、科学规范、运行高效的干部监督体系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
聚焦选任监督,筑牢干部选拔“防火墙”。坚持将监督贯穿干部选任全过程,确保选人用人风清气正。强化政治把关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,严格落实“凡提四必”要求,创新建立“民主测评+实绩画像”双维考察机制,2025年完成对全市115个领导班子、1292名领导干部的“政治体检”,坚决把政治不合格者挡在门外。严格程序监督。制定《市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图》和《醴陵市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常委会会前、会中、会后工作清单》,对动议、推荐、考察、讨论决定等环节细化量化。对拟进一步使用和提拔干部进行毛发检测和任前公示,对干部进行“三龄两历一身份”专项审核,确保程序规范、过程严谨。深化信息联动。优化干部监督信息共享机制,与纪委监委、审计等11个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,三年来累计收集监督信息949条,形成监督合力,提升选人用人精准度。
强化日常监督,织密干部管理“防护网”。坚持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,将监督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。紧盯关键环节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,分类做好政策解读和填报辅导。规范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、企业兼职,对发现违规兼职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。加强领导干部因私出国(境)管理,实现备案人员动态监管全覆盖,近年来未发生违规因私出国(境)问题。用好监督手段。综合运用提醒、函询、诫勉等柔性监督手段,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及时“咬耳扯袖”,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。同时,将经济责任审计与日常监督深度融合,通过巡视巡察、离任审计等渠道,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。树立鲜明导向。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要求,2021年换届以来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15名,同时对3名影响期满、表现优秀的干部重新任用,推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。
畅通信访监督,打造从严治吏“前哨站”。充分发挥信访举报预警作用,构建信访监督快速响应机制。畅通监督渠道。强化12380举报平台建设,进一步拓宽来电、来信、来访等举报路径,畅通举报渠道,打造全覆盖式群众监督网络。加大宣传推广力度,提升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,形成无处不在的“监督眼”。规范核查流程。对受理的举报线索实行台账管理,明确查核时限与责任,做到快查快结、及时反馈。对反映不实的问题及时澄清正名,还干部清白。对查实的问题依规依纪严肃处理,切实维护监督的严肃性和公信力。强化结果运用。定期梳理分析信访举报数据,深挖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,对典型案例公开通报曝光,发挥警示震慑作用。通过精准区分问题性质、规范澄清正名程序,为敢担当、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,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