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化县龙塘镇茶乡花海社区是全省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,汇聚了来自13个乡镇的4000余名新老居民。近年来,在湖南出版集团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,社区坚持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,高标准建成党建书屋并获评省级“最美党建学习书屋”,成为强化基层党建、培育文明乡风、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引擎。
精耕细作,打造党群服务主阵地
社区党建书屋面积280余平方米,藏书5000余册,涵盖党建、廉政文化、儿童绘本、数字读物等多类别,配备电子借阅机、数字显示屏等智能设备,构建起集红色教育、理论传播、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阵地,为居民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。
创新活动载体,打造红色阵地。书屋常态化开展乡村周末课堂、儿童读书日、红色观影、领读分享等活动,形成“月月有活动、个个有主题”的生动局面。开设党建文化专区,通过“书屋+课堂”“书屋+活动”等形式,将主题教育学习、主题党日活动“搬”到书屋,增强党的创新理论渗透力。社区帮扶工作队积极对接各企事业单位,推出“主题党日+工会活动+乡村体验”定制化服务,今年吸引了中南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、宁乡市金州区政府等10余家各界单位前来开展红色教育、劳动实践等特色活动,逐步将茶乡花海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。
健全制度体系,确保规范运行。社区为书屋量身定制书籍借阅、管理维护、月度学习等系列制度,确保运转有序、活动常态。坚持“贴近基层、贴近实际、贴近群众”原则,不断提升书屋使用率和学习实效。
配强管理力量,提升服务效能。构建“专职管理员+志愿服务队”双轨运营模式,配备1名专职图书管理员,负责日常管理、活动策划;整合辖区资源,组建由退休教师、大学生、社区党员等构成的10余人志愿者队伍,通过定期培训、制定激励办法,提升服务能力,实现书屋日均8小时开放、周均接待超300人次。
融合赋能,激发基层治理新效能
书屋超越传统阅读功能,成为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,实现德治、智治、文化融合的多元拓展。
赋能德治教化,培育文明新风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核心阵地,书屋通过开展“好媳妇”“好婆婆”“最美志愿者”等评选,引导居民崇德向善。结合道德档案积分管理,将阅读行为、活动参与纳入积分体系,与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挂钩,以“小积分”撬动“大治理”。
赋能智治建设,提升治理效能。书屋融入社区“数字乡村”平台,居民可“一窗知全貌”,通过覆盖社区的智能监控系统,安全管控更加精准高效。依托“e堂好课”平台,开创“互联网+乡村教育”新模式,让社区孩子共享省城优质教育资源。县教育局驻社区工作队接过出版集团“接力棒”,携手村“两委”创新打造“乡村味香”视频号与“茶乡花海社区”抖音号,展现搬迁群众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融得进”的幸福转变。今年夏季发布的“森林防火和防溺水”主题视频,全网浏览量达50万。
赋能文化融合,绘就社区“同心圆”。面对来自不同乡镇居民的融合难题,书屋成为打破隔阂、增进理解的“润滑剂”。通过七彩暑假“书育”“美育”活动、重阳敬老、全民趣味运动会、乡村文艺联欢会等,拉近邻里距离,塑造“与人和善、家庭和睦、邻里和谐、社区和美”的“和”文化氛围。社区深化“枫桥经验”本土化创新实践,在党建书屋成立“好商量”联合调解中心,整合社区“两委”、老党员等多方力量形成“1+N”调解团队,并创新推行“茶话调解”模式,以品茶议事方式化解矛盾,同时结合社区“和文化”品牌建设,将“与人和善、邻里和谐”理念融入调解全过程。2025年成功调解邻里纠纷、物业管理、利益诉求等各类矛盾30余起,调解成功率达98%。
聚力发展,培育集体经济新动能
书屋不仅是文化阵地,更成为助推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,通过文化赋能为产业振兴注入活力。
人才筑基,锻造发展“生力军”。定期开展电商运营、制茶工艺、民宿管理等实用技能培训,提升居民就业创业能力。居民周秀梅参加电商培训后,通过抖音为茶乡花海景区引流,实现家庭增收5000元。吸引本土大学生、返乡青年组建“青年创业联盟”,为集体经济发展储备人才。本土大学生黄正阳返乡从事养殖业,目前已开设门店,形成完整产业链。
文旅融合,打造产业“新引擎”。书屋融入社区“文化+旅游”发展格局,成为展示茶文化、梅山文化的重要窗口。通过举办茶艺展示、书画展览、非遗体验等活动,丰富文旅内涵。2025年社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。今年暑期举办的“梅山赛车杯”活动期间,社区人气爆棚,一位卖擂茶的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:“这次比赛,我基本上每天都能卖出100多杯擂茶,光今天的收入就有300多元!”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文旅融合带来的真实获得感。书屋还与景区联动设置特色农产品展销区,通过直播带货、文创开发等方式销售红皮小米花生、安化黑茶等特产,每季度固定开展公益直播,累计带动销售额突破15万元。
资源整合,注入共建“源动力”。湖南出版集团发挥资源优势,注入优质图书和数字资源,引入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书法家协会、长沙市美术家协会、高校等专业力量,开展书画下乡、美育帮扶等活动。通过工作队搭建的桥梁,暨南大学湖南校友会、长沙普瑞医院、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纷纷走进社区,开展助学、义诊、捐赠等公益活动。成立教育基金累计资助78名大学生。受助学子利用暑期返乡,在“七彩假期”公益课堂中担任志愿者,以教学辅导、兴趣课程等形式反哺社区,形成了“助学—成才—反哺”的良性循环,实现了教育振兴与社区发展的双向赋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