芷江县:党建引领聚银发 结对共建谱新篇

文章来源: 红星网  时间: 2025-11-14 16:40

近年来,芷江聚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不均衡、作用发挥碎片化等问题,以结对共建为抓手,在组织指导、资源共享、彰显特色三个方面深耕实践,推动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从“单兵作战”迈向“抱团发展”。

注重组织指导,建强“主心骨”,确保共建不偏航。组织指导是结对共建的根本保障,我们着力构建“三级联动、精准赋能”的指导体系。一是健全机制定方向。县委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于去年下发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实施方案》,按照地域业务相近、资源优势相融、联建互促共进原则,采取“1+N”(即1个“六好”支部与2~4个一般支部)结对共建模式,组织10个省市县级“六好”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4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结成10个党建联盟。建立“轮值”制度,由“六好”支部牵头组织联盟各支部,采取一次活动一轮值方式,轮流组织开展“五联”共建(组织生活联动、活动阵地联享、党员队伍联建、作用发挥联促、作风纪律联抓)活动,推动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之间互帮互学、共商共治、共建共享。二是“头雁帮带”破瓶颈。坚持“先进带后进”,遴选10名“六好”党支部书记与新上任、后进退休干部支部书记结成“一对一”帮带对子,通过“沉浸式”指导,从“三会一课”流程规范到主题党日活动策划、从如何倾情服务退休人员到引领银发人才贡献桑榆力量,手把手传授经验,积极推动后进支部实现晋位升级。如:在市级“六好”支部县民政局退休干部支部的帮带下,县人社局、交通运输局、公坪镇等退休干部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更具吸引力,支部凝聚力明显增强,为改善全县养老、社保与就业、交通等民生事业共同发挥余热。三是闭环督导强实效。安排10名党工委委员作为10个党建联盟联络员,负责联盟共建活动的指导与督促,并建立“季度调度、半年评估、年度评估”机制,开展不定期督导,对照“六好”标准,通过座谈访谈、实地参与共建活动等方式精准画像,开具整改“处方”,确保共建工作走深走实。自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以来,县委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开展调研、督导3次,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7个在共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党支部给予适当经费支持,推动全县共建活动持续有效开展。

深化资源共享,激活“一池水”,实现供需精准配。打破资源壁垒是共建的核心要义,我们构建“阵地、人才、信息”三位一体共享格局。一是阵地联用织密服务网。坚持阵地联建、资源联用,整合利用县老干部活动中心、“美在金秋”老党员之家、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资源,推动全县离退休党组织活动场所共享、教育培训共享、服务职能共享,进一步提高党建活动阵地使用率,帮助部分支部解决活动场所有限等实际困难。如县人大机关、政府办、政协机关等五个支部共享文体健身场所,为老同志学习锻炼提供了方便;县人民法院退休支部与结对支部共享10余处活动场所,开展法治教育、书法绘画等活动,年受益人数达200余人次。二是人才联育建强服务队。坚持“人才互融、活动互通”,充分发挥教育、卫健、农口等不同领域银发人才库特长优势,积极探索与基层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建立联动机制,先后开展以“银辉”风尚促和谐、“银龄”帮扶送温暖、“银心”关爱育新人等为主题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。如县农业农村局、水利局等退休干部支部整合银发人才,开展田间地头指导80余场次;县司法局、人民法院退休干部支部组织律师、老法官组成团队,提供法律咨询、调解纠纷矛盾等50余人次;土桥镇退休干部支部与县老干部(老年)大学临时党委精准对接,将富家团村的芷江孽龙、闹年锣等民族传统技艺搬入课堂,实现双向赋能,促进融合发展。三是信息联通搭建对接桥。探索搭建“银发资源库+需求清单”服务平台,推行“群众点单、支部派单”机制,建立城乡互助清单,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支部协调医疗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下乡义诊、助学、科技助农,通过湘妹子能量家园、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、老科协老健协、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,接收病虫害防治、农产品销售、就业、医疗需求等各类信息1000余条,县农业农村局、县人社局等退休干部支部银发人才接单深入基层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60余次;县卫健局、县人民医院等退休干部支部深入基层开展健康体检、现场问诊等活动,先后为1万余名老年人健康把脉问诊;三道坑镇和县市场监管局退休干部党支部等联合开展“生态”养蜂交流活动,机关老党员传授销售经验并帮助办理产品销售许可,乡村老党员讲解养殖技术并牵线搭桥为城市社区提供绿色农产品。去年以来,累计开展城乡联动服务46场次,受益群众2000余人。

突出工作特色,打造“金名片”,增强共建创新力。结合支部优势打造特色品牌,让共建活动有声有色。一是红色传承铸品牌。依托县委党校、县人大机关等退休干部支部银发人才,组建“和平文化银发人才工作站”,围绕红军长征在芷江、芷江受降等历史事件,突出红色文化、和平文化宣讲活动,走进校园、社区开展宣讲60余场,积极为打造国际和平名城贡献力量。二是专业服务立品牌。充分利用特色优势,围绕理论宣讲、旅游文化、助学支教、关爱帮扶、医疗保健、科学普及、法律服务等7类常备项目和N个特色项目开展共建志愿服务活动,实施品牌项目联创、服务项目共建。芷江一中退休支部紧扣“银龄护学”,打造“个十百”工程(“结对1个毕业班集体、助力1名班主任,重点帮扶10名贫困学生,广泛结交100名学生朋友”)品牌,带动教育系统各退休支部积极参与“银辉护苗·立德树人”活动;县人民法院退休干部支部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“银发盾牌工作站”建设,带动政法系统退休支部共同参与“银辉护航·治理同行”活动,为基层治理贡献政法银发力量。三是文化康养创品牌。县老干部(老年)大学、老科协老健协联合村(社区)支部开展送文艺下乡20余场次,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同时,也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、凝聚力和感染力。县文旅局退休干部支部积极与共建团体联合开展书画展、非遗传承、文艺惠民活动120余次,满足了老年党员精神文化需求。

1

主办单位: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
技术支持: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
ICP备案号:湘ICP备17016663号-1

欢迎您访问红星网
您是第 位来访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