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绥宁县长铺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驱动力,将“红色引擎”的动能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各领域,通过构建协同共治体系、厚植文明沃土、筑牢法治根基,推动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,一幅党建红、民生暖、法治兴的幸福家园画卷正徐徐铺展。
党建领航,凝聚治理向心力
聚焦“党建+网格”深度融合,构建“党组织牵头、三长带头、网格员联动、志愿者参与”的多元共治格局。民情触角,织密感知网。巧借片组邻“三长”人熟地熟优势,织就全域覆盖的民情感知网络。173名“红色网格员”化身政策宣传员、矛盾调解员、安全巡查员,俯身倾听民声,实时捕捉隐患,全年收集群众诉求270条,让群众诉求如涓涓清泉汇流入渠、点滴不漏。问题处置,分级见实效。直面老旧小区充电难、公共设施老化等顽疾,建立分级响应机制。简易诉求,“三长”春风化雨般现场办结;复杂难题,则借“居民议事会”集思广益,量体裁衣般精准定制方案。成效追踪,闭环促落实。实行问题台账销号管理,依托“发现-处置-反馈-跟踪”的闭环链条,确保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。截至2025年累计办实事超500件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与满意度指数节节攀升,幸福底色日益鲜亮。
文明铸魂,涵养社区新风尚
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文明创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,推动城镇颜值与人文气质双提升。新风培育,润物细无声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移风易俗巧妙融入“送戏下乡”等文化活动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,实现思想引导与艺术熏陶的无缝融合;常态化选树“最美家庭”“星火志愿者”,让榜样力量如点点星光点亮街巷,激活社区文明基因。躬行实践,真情暖人心。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,设立爱心义剪、健康义诊、便民维修等“为老人做一件实事”项目,推动尊老敬老从理念倡导升华为具体行动,使道德建设在实践中生根发芽。环境蝶变,众志焕新颜。“三长”带头攻坚,联动党员、志愿者向环境顽疾宣战,清理“牛皮癣”87处、卫生死角43处,有效带动居民商户落实“门前三包”。如今推窗见绿意,起步闻花香,“党建引领+多元协同+群众参与”的共治画卷徐徐铺展,家园气象一新。
法治护航,筑牢平安防护网
坚持以“党建红”引领“法治蓝”,推动法治力量精准抵达社区治理末梢,让“矛盾不出社区、平安就在身边”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。机制筑基,双网深融合。创新“党建+法治”双网格模式,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法治服务站,推行法律明白人值班制。党员律师、退休干部组成的智囊团持续赋能,制定《社区矛盾纠纷分级处置指引》,依托微信平台开展高效“掌上调解”,织密“前端预防-中端调解-末端反馈”闭环治理网,制度根基如磐石般稳固。法雨润心,落地绽新花。虾子溪社区党总支联动县法院、县司法局,紧扣居民与企业需求,聚焦《民法典》《劳动合同法》等重点,开展“党建引领·法治同行”主题普法。咨询台前答疑解惑、漫画手册生动解读、方言讲解亲切入心,75位居民的婚姻家庭、劳动保障等难题现场化解,452份资料让法律从书本跃入生活。党员干部带队深入汇丰国际、彭厨餐饮店等企业,提供“送法入企”“合规体检”“合同审查”等定制化服务,让法治阳光照亮社区每个角落。春风化雨,温情解纷争。“三长”携党员、志愿者穿梭楼宇,以“拉家常”融化坚冰,49起邻里纠纷、劳务争议如春风化雨般消融。专业律师驻点调解,有力推动“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社区”落地生根,实现矛盾纠纷的柔性化解,让平安成为社区最温暖、最坚实的底色。
如今的长铺镇,通过党建引领把治理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,不仅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率、群众诉求响应率“双提升”,更在产业振兴、民生改善等领域持续突破,真正让“红色引擎”驱动幸福家园建设行稳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