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议事体验!”“所有村干部都在场,有哪个事就找对应负责人,真方便!”村民们此起彼伏的认可,道出了岳阳县长湖乡“围炉夜话”带来的真切获得感。
自2025年9月以来,长湖乡以“问题导向”为核心、“清单制议事”为主要抓手、“白加黑”为实现路径,累计召开屋场会20余场,覆盖700余户家庭。数字背后,是长湖乡深化基层减负、优化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——通过整合议事场景、明确责任分工,推动村干部从“被动值班”转向“主动下沉”,以“清单制议事、解题式定向、白加黑实干”的闭环模式,让基层治理告别“多头跑、重复干”,实现“提效能、聚势能、增动能”的良性循环。
清单制议事提效能:从“泛泛而谈”到“靶向解题”
白羊村的一场屋场会上,村民一句“咱家门口的塘,一到雨天就积满泥沙,灌溉都受影响!”的吐槽,成了长湖乡“清单制议事”的鲜活起点。为让民生诉求不“悬空”,长湖乡打破过去农家夜话单一政策解读的模式,构建起问题、需求、责任“三张清单”,让议事精准落地。

长湖乡白羊村“围炉夜话”屋场会现场
会前,村干部“敲门走访”,到村民家中收集水塘清淤、邻里纠纷、产业发展等急难愁盼,逐一列入“问题清单”,确保议事不跑偏;屋场会上,哪怕是独居老人代缴医保、农户农技培训这类“小事”,也会被细化进“需求清单”,做到“民声无遗漏”;会后,“责任清单”立刻出炉,明确村两委牵头、党员带头、村民配合的分工,标注完成时限,让“谁来办、办多久”一目了然。
如今,清单制让治理效能显著提升:白羊村、长湖村通过屋场会累计梳理民生诉求56项,2处淤积水塘完成清淤,昔日“堵心塘”变身“灌溉塘”,50余件民生小事件件有回音。曾经“聊完就过”的议事会,成了靶向解决问题的“实干会”,让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效率。
解题式定向聚势能:从“争执不下”到“共识共赢”
岳州电厂冷却涵管铺设前期工程推进到高家庄、姚家里、庙家里三个组时,一场矛盾突然爆发——资金补偿分配问题,让原本和睦的邻里红了脸。“管线主要经过我们组的地,补偿款该全归屋场集体!”“我家田地占得最多,凭啥不多分?”村党总支书记刘洋回忆,最初几次私下调解,双方各执一词,争执越来越激烈,工程眼看就要停滞。

岳州电厂工程推进协调现场
这时,乡里“有问题就开会、谁家有问题就在谁家开”的机制给了他思路:“争议出在这三个组,议事会就该设在这里!”于是,一场没有固定会场的屋场会,开在了高家庄的农家庭院里。村民们围坐一圈,敞开心扉说诉求,大家从“各说各理”到“换位思考”,最终达成共识。
在长湖乡,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。“场所跟着问题走、问题定方向”,屋场会就像移动的治理阵地,把矛盾化解在基层,把民心凝聚在现场,让乡村治理更有底气、更聚势能。
白加黑实干增动能:从“种苗入户”到“硕果可期”
“这片柚树叶尖发黄,是不是根系出了问题?”“树苗间距太近,后期肯定长不好!”正午的太阳晒得地面发烫,长湖乡村干部们头戴草帽、脚踩泥土,在金盆柚种植区逐株查看。笔记本上,叶片发黄、换季虫害、种植间隔等问题记得密密麻麻,汗水浸湿了衣衫,他们却顾不上擦,接着往下一户走。
上半年,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,长湖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,免费发放了60000根金盆柚优质种苗。可“种苗送上门,怎么种活、种好、卖出好价钱”,成了乡、村干部们的心头事。“不能让好种苗浪费,更不能辜负村民期待!”抱着这份念头,他们开启了“白加黑”模式:白天扎根田间,带党员群众摸透每户种植难题;夜晚屋场灯亮,把问题摆出来和村民一起想办法——从病虫害防治到种植密度调整,从日常管护到销路规划,常常一聊就到深夜。

乡村干部发放金盆柚种苗现场
如今,实干换来了好光景:白羊村近200亩金盆柚产业园里,绿油油的苗木长势喜人,叶片发黄等问题早已解决,预计今年亩产可达千斤。这股“白加黑”的实干劲,不仅让金盆柚产业焕发生机,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,让增收致富的希望在田间地头扎根生长。
未来,长湖乡将持续深化“围炉夜话”机制,让小院成为干群联系的“连心桥”、民意反馈的“传声筒”。在烟火气里“邻”听心声,在议事中“议”出美好,让长效治理的底色更浓,让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可持续、更长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