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国工匠】刘永刚:逐梦九重天

内容简介:

刘永刚先后参与5米轧环机改造、3万吨水压机控制系统改造、大型淬火炉新建等多项技改项目,承担“亚洲第一环”、大飞机新材料以及“长征”系列火箭、“神舟”系列飞船、“嫦娥”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铝合金锻件材料的生产试制任务。
详细内容

QQ??20191204151113.png

刘永刚

西南铝业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水压机锻压工、高级技师,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。曾荣获重庆市劳动模范、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、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、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。刘永刚先后参与5米轧环机改造、3万吨水压机控制系统改造、大型淬火炉新建等多项技改项目,承担“亚洲第一环”、大飞机新材料以及“长征”系列火箭、“神舟”系列飞船、“嫦娥”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铝合金锻件材料的生产试制任务。

刘永刚:逐梦九重天

2004年开始,刘永刚所在的西南铝业集团受命为“嫦娥”系列研制高品质专用材料。2006年年底,公司接到“嫦娥一号”专用5米级系列铝合金整体环件的研发任务。以前生产过的最大锻环直径是3.5米,新设备没有配套的工艺参数,没有技术的积累,这意味着研制任务是零起步。材料设计单位甚至想到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方案:如果实在不行,就生产二分之一环,利用焊接工艺来形成整体环。但焊接的环件不如整体环性能均匀,会导致运载火箭的稳定性下降,“嫦娥一号”上必须使用整体环。研制过程中,刘永刚随时观察水压机的工作进度,量尺寸、测温度,认真记录数据,为工艺优化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。环件成型得经过大型水压机的“环拔”关,操作时进给量与压下量的拿捏完全得靠手工来控制,程度必须非常精准,多一分、少一分都不行。在整个西南铝业,只有刘永刚有这一门“绝活”。由于始终无法突破成型难关,研制工作陷入停滞的窘境。但是刘永刚和他的同事都没有打退堂鼓。他们想到:既然外部条件无法改变,也许只有在设备、工艺等环节上实现完美的配合,才能轧制锻造出合乎要求的环件。为此,他们重新分析设备状况,改进工艺,经过反复试验后,终于攻克了一个个难关,在突破设备极限的基础上,成功研制出5米级铝合金锻环。当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飞行器在浩瀚苍穹飞翔时,为国奉献的强烈责任感、使命感便一次次在刘永刚的心底激荡。怀着对航天工程材料研发矢志不渝的梦想,刘永刚一直在上九重天逐梦的旅程中砥砺前行。

(来源:摘编自《大国工匠》一书,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,主编:刘建武 音频录制:毕婧 播讲:鲁楚原)

主办单位: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
技术支持: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
ICP备案号:湘ICP备17016663号-1

欢迎您访问红星网
您是第 位来访者